close

山水透景纱帘2.jpg
感知外境最大的困難就是「心中滿滿的東西」,就如同有層隔紗,有你內心的影像、也有外境影像,再合而映現、進而執取,遂成一念無明。

黃檗希運禪師-傳心法要
此本源清淨心,常自圓明遍照,世人不悟,只認見聞覺知為心,為見聞覺知所覆,所以不睹精明本體。但直下無心,本體自現,如大日輪升於虛空,遍照十方更無障礙。

放棄頭腦的聲音,內在保持恒常的空敞,於是既沒有頭腦思慮、也便感覺不到自己是身體 --只有純粹的臨在Being,如此就能從覺察與觀照中一個片刻接著一個片刻行動,覺照的直接體驗應該引領你進入行動,你的行動中有一種新的品質,而不是出於過去或記憶。

舉例來說,某個人在你面前稱讚你,把你的自我捧得很高,你覺得飄飄欲仙,然後又來了一個人,他對準你打了臉,你就應聲倒在地上。你不是自己的主人,誰都可以羞辱你,讓你傷心、生氣、激動;誰都可以對你說好聽的話,讓你覺得飛上雲霄。你依據別人對你的操控而表現,這不叫真正的行動,你只是反應而已,你是被操控者;他們按下一個按鈕,你就像機器一樣地運作,就像你按了開關,燈就亮了,你再按一次開關,燈就熄了--那就是人們對你所做的事,他們一下把你打開,一下又把你關掉。


佛告阿難。根塵同源。縛脫無二。識性虛妄,猶如空華。阿難。由塵發知。因根有相。相見無性,同於交蘆。是故汝今知見立知,即無明本。知見無見,斯即涅槃無漏真淨。云何是中更容他物。

識性虛妄,猶如空華識性 是一種評論、衡量、判別的動作,也就是「思考」-- 意謂著把過去帶到現在。不用懷疑!大腦功能很多,但最不擅長的就是「思考」。舉例來說,隨便一個下棋遊戲軟體,都可以打敗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人。然而大腦讓你 能看、能聽、能聞...,而這些功能綜合起來發揮覺照性去直接體驗直下動作,會比思考能力更有效率、更可靠。人通常都是根據過去在行動,但是生活卻一直在轉變。生命沒有義務要符合你的期待,那就是為什麼生命是那麼令人感到困惑。(例如 韓劇《VIP:她們的秘密》劇中主角演得太壞了!太過逼真的演技,讓觀眾入戲過深,造成主角頻頻受到攻擊 ,上萬網友留言辱罵韓劇主角 ?? 這些粉絲的意識狀態,​​​可能和 對空氣謾罵、咆哮馬路的精障街友 沒差別 !)

「頭腦思考」一定是依循某種以前所累積的經驗、所獲得的結論、絕對不是新鮮的東西,頭腦思考運作方式總是優柔寡斷試圖找出正確的路,最終只是在繞圈圈。而「覺照的直下體驗」代表著離開語言文字、沒有頭腦思慮、不用過去經驗,則是直接跳出圈圈,每一個行動都會是全然的,腦中沒有任何雜音,沒有其他想法。就像你正在橫越馬路時遇到一輛闖紅燈的摩托車,你沒有時間思考,只能反映當時的狀況,你沒有時間去想做什麼或不做什麼 --你立刻就跳開來!從科學的角度來說明 Research = 觀照+客觀實驗 = 直下無心

如果我們全都不善思考,那到底是怎麼度過每一天的呢?我們怎麼找到路去上班,或是在超市裡搶到特價商品?教師是怎麼作出每天必要的數百種決定?答案是——仰賴記憶。我們面對的問題多半是以前解決過的,所以我們只需依樣畫葫蘆。例如 從公司開車回家,你會覺得自己好像處於「自動駕駛」模式,那是因為你正使用記憶來引導你的行動。使用記憶不需要太多注意力,所以你大可以在等紅燈、超車... 等等之際,一邊做著白日夢。由此可知,偏好使用記憶而非覺照來指引行動,使人即使在清醒的時刻,對周遭所發生的事,也猶如沉睡般地渾然不覺,所以佛說識性虛妄。你使用記憶,佛也使用記憶,但是祂不會對記憶認同,祂把記憶當成機器在使用。例如,我在使用語言,我在使用頭腦和所有的記憶,但我並不是頭腦,那個覺照一直都在,所以我維持主人的姿態,頭腦是我的僕人。當頭腦被召喚時,會展現服務,但不至於喧賓奪主。

知見立知,即無明本」舉例來說,我看到一朵花,於是我說:「這朵花好看!」。這時我已經改變了這朵花,因為我加諸了某樣東西給它,在我的眼中,現在這朵花等於是「花」再加上我的「覺得它很好看」。這時這朵花已經遠離我了,因為當我說「這朵花好看」這句話時,是出於我以前的知識在判斷。你怎麼能夠說這朵花好看?是你過去的經驗、過去的概念讓你對這樣的東西覺得漂亮,你根據你的過去在評斷。花的真實已經不存在,被你給破壞了,因為你的過去概念介入了當下。你的詮釋即是一種思考,思考指的便是 "將過去帶到眼前的真實裏" 。假如不能思考,你就不能說:「它很好看」、「它不好看」、「我知道這是什麼花」或「真奇怪,我從沒看過這種花」,你什麼都不能說,不能使用任何話語,因為每個文字當中都已帶有一種評論,語言受限於評論而無法公平客觀,當你一使用語言文字,你已經做出評論。(但直下無心,本體自現)

陀那微細識,習氣成瀑流」由於思考是我們長久以來的習慣,這個習慣使我們變成像機器人一般。不是你要想就想,到了現在這已不是由你來控制,那是個機械化的習慣,你別無選擇,不想也不行。當你一看到花,你的思緒就開始飛奔了,成年人極少經歷過不用語言的滋味,只有小朋友有這樣的經驗,沒有語言的直下體驗才能完整活在每個片刻

知見無見,斯即涅槃無漏真淨。云何是中更容他物。」那麼要怎麼做才好呢? 這個所謂思考的機械性習慣,一定要去打破才行。於是,你只能觀照,只能去注意這朵花了!你只是「在」。花在,你也在,這當中只有一層觀照連繫在一起。即使只有幾秒鐘的時間也好,你將會瞥見另一個不同的世界,那個世界裏沒有語言! 那才是真實的世界,而不是人在自己頭腦中所創出來的世界。因為頭腦無法同時做兩件事——思考與觀照,你無法同時思考跟觀照。全然地觀照任何事情的時候,思維會停下來,思維進來時,觀照就會不見。(例如 準備要小跑步穿越馬路、注意左右來車時,思維就會停下來)


佛言:六根解除,亦復如是。此根初解,先得人空。空性圓明,成法解脫。解脫法已,俱空不生。是名菩薩從三摩地,得無生忍。

人空」佛陀的法門是內觀(vipassana),內觀的意思是觀照。祂發明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方法,也就是觀照呼吸的方法。呼吸是很簡單又自然的事情,而且一天二十四小時都在那裏,你不必花任何努力。假如你能夠觀照呼吸的過程,並不是去改變你自然呼吸的韻律,既不做又深又長的吸氣,也不用異於平常的方式吐氣,讓自己放輕鬆、放自然、不要太刻意,只要被動地覺察,你將會對這麼一個小小的注意所產生的奇蹟感到驚奇與驚歎……頭腦會慢慢地靜下來。當你觀照呼吸的時候,頭腦停止了,當然,在剛開始的時候頭腦還是會經常介入,念頭會無端地冒出來跑去毫不相干的另一件事,於是你忘了觀照;但每當你想起來的時候,只要回到觀照,一次又一次地回到觀照你的呼吸,頭腦會慢慢、慢慢地愈來愈少介入。這件事會需要很多時間,不過,你漸漸會注意到你愈來愈警覺。持續下功夫,覺知的成長是緩慢的,但是它會成長、時間會延長,只要你有耐心。如果你能觀照你的呼吸,接下來你也可以開始觀照其他的事情。你可以觀照走路、觀照吃飯、觀照交談...。最終極的時候,你的觀照保持不受干擾,於是一天二十四小時當中,觀照的暗流都一直持續著。你依然做著你的事……外在的世界一切沒變,但對你而言一切都已改變。當心智雜念逐漸收斂之後,便有機會進入十方洞開-登地證果

法空」人通常都是根據過去在行動,但生命不斷在變動,沒有一刻是一樣的,所以多數人一輩子的生活方式總是在「執著-推開」兩個極端之間擺蕩。「執著」指的是,當出現美好的經驗時,因執著而不希望此事消失。「推開」指的是,當出現令人煩惱的事件時,因抗拒而陷入混亂不安。事實上,人們嘗試避免的事情,正是他們會得到的事情。我們根本無法用避免的方法躲掉事情,要避免並不是那樣的避免法。我們的腦袋對這個世界幾乎沒有控制權,它並非全知全能,更無法控制自然力量,甚至連周遭的人、地、事務都無法控制。頭腦的思考模式總是要求你必須去操控外在世界,才能解決你個人的內在問題。實際上,這是一項不可能的任務呀!就是因為這樣,「頭腦思考」的運作方式始終在兩個極端之間蕩來蕩去,精疲力竭的耗損一生。然而對覺醒者而言,所謂過生活,就是一直持續著覺照,勇敢地放開自我,全然擁抱當下的變化。無須去想什麼是對、什麼是錯,接收生命所賦予的一切,放鬆地跟著覺照而行動、穿越喜怒哀樂,體驗通過你的這一刻,然後體驗下一刻,然後再下一刻,那就是唯一的方式,也就是正確的方式。當你全心全意活在每一個片刻中,你就愈不需要經常性的思考,因為你對於思考的需求降低了。(例如 孔子周遊列國十四年,卻處處碰壁,無法實現政治理想,即使多次遇難,但都能處逆境而常安。失意喪志或得意忘形都是弊病)

法俱空」活在世界裏,但不屬於世界,活在世界裏,但世界不在你裏面。入楞嚴大定、得無生法忍、成為紅塵行者,人間一遊。

法俱空」心經「是故空中無色,無受想行識,無眼耳鼻舌身意,無色聲香味觸法,無眼界,乃至無意識界,無無明,亦無無明盡,乃至無老死,亦無老死盡。無苦集滅道,無智亦無得。以無所得故。菩提薩埵,依般若波羅密多故,心無罣礙。無罣礙故,無有恐怖,遠離顛倒夢想,究竟涅槃。」

法俱空」張拙「隨順世緣無罣礙,生死涅盤等空華。」


爾時世尊,普告眾中諸大菩薩,及諸漏盡大阿羅漢。汝等菩薩及阿羅漢,生我法中,得成無學。吾今問汝,最初發心悟十八界,誰為圓通,從何方便入三摩地。

這時候,佛對法會中各位大菩薩和各位無漏阿羅漢提問說:那一個法門最圓通,從何入手最方便證入三摩地?二十五圓通法門,是以六根、六塵、六識、七大等二十五種修行的方法,來達到圓滿解脫的見性法門。各個法門之間並沒有高低優劣的差異,皆可證入三摩地,但卻有適應性的問題,因為眾生個性習慣不同。


彌勒菩薩 唯識圓通法門
爾時世尊,教我修習唯心識定,入三摩地。... 乃至盡空如來國土淨穢有無。皆是我心變化所現。世尊。我了如是唯心識故,識性流出無量如來。今得授記,次補佛處。佛問圓通,我以諦觀十方唯識,識心圓明,入圓成實,遠離依他及遍計執,得無生忍,斯為第一。

至盡空如來國土淨穢有無。皆是我心變化所現。我了如是唯心識故」正如開場文所寫,感知外境最大的困難就是「心中滿滿的東西」,就如同有層隔紗,有你內心的影像(唯心識故),也有外境影像,再合而映現扭曲成像、進而執取(依他及遍計執),遂成一念無明。所以彌勒菩薩了知一切唯心識(主見偏見、記憶表象、心理概念⋯),以此攝心不再隨境轉(心識定),拆除心識築成的自我保護牆,來掃除心重世名,好遊族姓的習性。


大勢至菩薩 念佛圓通法門
譬如有人,一專為憶,一人專忘,如是二人,若逢不逢,或見非見。二人相憶,二憶念深,如是乃至從生至生,同於形影,不相乖異。十方如來憐念眾生,如母憶子。若子逃逝,雖憶何為。子若憶母如母憶時,母子歷生不相違遠。若眾生心憶佛念佛,現前當來必定見佛。去佛不遠,不假方便自得心開。如染香人,身有香氣。此則名曰香光莊嚴。我本因地以念佛心,入無生忍。今於此界,攝念佛人歸於淨土。佛問圓通,我無選擇,都攝六根淨念相繼,得三摩地,斯為第一。

同於形影,不相乖異 ... 我無選擇,都攝六根淨念相繼,得三摩地」般舟三昧經 偈曰:「心者不知心,有心不見心,心起想則癡,無想是泥洹。是法無堅固,常立在於念,以解見空者,一切無想念」;修行者要領悟到其念佛的行為和所憶見的佛,歸根到底都是自心心智作用、非實相,實則本體只是寂照性而已!也等同於 拉瑪那·馬哈希 建議採取追根究底地參問「我是誰?」的證悟方法因為有其他心念困擾你,所以藉由全神貫注在「我是誰?」之思維上,探詢我念從何而起, 就可以摧毀所有其他的念頭,最後連「我」的念頭也會消失,剩下來的就是幾乎不假思索地直接體驗。(直下無心)
(PS 參問「我是誰?」的時候,其他的念頭會生起,但參問者不應該屈從地追逐這些念頭。相反地,他應該繼續追問:「這些念頭生起的對象是誰 (To whom do they arise)?」 參問者必須保持極度的警覺透過持續不懈地參問,修習者就能 讓心智留守在它的源頭,不再四處遊蕩,迷失在心智親手打造的思想迷宮裡。)


卷五

阿難白佛言。世尊。如來雖說第二義門。今觀世間解結之人,若不知其所結之元,我信是人終不能解。世尊。我及會中有學聲聞,亦復如是。從無始際與諸無明,俱滅俱生。雖得如是多聞善根,名為出家,猶隔日瘧。惟願大慈,哀愍淪溺。今日身心,云何是結,從何名解。亦令未來苦難眾生,得免輪迴,不落三有。作是語已,普及大眾五體投地。雨淚翹誠,佇佛如來無上開示。

爾時世尊憐愍阿難,及諸會中諸有學者。亦為未來一切眾生,為出世因作將來眼。以閻浮檀紫金光手,摩阿難頂。即時十方普佛世界,六種震動。微塵如來住世界者,各有寶光從其頂出。其光同時於彼世界,來祇陀林,灌如來頂。是諸大眾,得未曾有。於是阿難及諸大眾,俱聞十方微塵如來,異口同音,告阿難言:善哉阿難。汝欲識知俱生無明,使汝輪轉生死結根,唯汝六根,更無他物。汝復欲知無上菩提,令汝速證安樂解脫寂靜妙常,亦汝六根,更非他物。

阿難雖聞如是法音,心猶未明。稽首白佛。云何令我生死輪迴,安樂妙常,同是六根,更非他物。

佛告阿難。根塵同源。縛脫無二。識性虛妄,猶如空華。阿難。由塵發知。因根有相。相見無性,同於交蘆。是故汝今知見立知,即無明本。知見無見,斯即涅槃無漏真淨。云何是中更容他物。爾時世尊,欲重宣此義,而說偈言。

    真性有為空,緣生故如幻;無為無起滅,不實如空華。
        言妄顯諸真,妄真同二妄;猶非真非真,云何見所見?
        中間無實性,是故若交蘆。結解同所因,聖凡無二路。
        汝觀交中性,空有二俱非。迷晦即無明,發明便解脫。
        解結因次第,六解一亦亡;根選擇圓通,入流成正覺。
        陀那微細識,習氣成瀑流;真非真恐迷,我常不開演。
        自心取自心,非幻成幻法;不取無非幻,非幻尚不生,
        幻法云何立?是名妙蓮華,金剛王寶覺。如幻三摩提,
        彈指超無學。此阿毗達磨,十方薄伽梵,一路涅槃門。

於是阿難及諸大眾,聞佛如來無上慈誨,祇夜伽陀,雜糅精瑩,妙理清徹,心目開明,歎未曾有。

阿難合掌頂禮白佛。我今聞佛無遮大悲,性淨妙常真實法句。心猶未達六解一亡,舒結倫次。惟垂大慈,再愍斯會及與將來,施以法音,洗滌沈垢。

即時如來於師子座,整涅槃僧,歛僧伽梨,攬七寶几。引手於几,取劫波羅天所奉華巾。於大眾前綰成一結。示阿難言:此名何等。阿難大眾俱白佛言:此名為結。於是如來綰疊華巾,又成一結。重問阿難。此名何等。阿難大眾,又白佛言:此亦名結。如是倫次綰疊華巾,總成六結。一一結成,皆取手中所成之結,持問阿難,此名何等。阿難大眾,亦復如是次第詶佛,此名為結。佛告阿難。我初綰巾,汝名為結。此疊華巾,先實一條。第二第三,云何汝曹復名為結。阿難白佛言:世尊。此寶疊華緝績成巾,雖本一體。如我思惟,如來一綰,得一結名。若百綰成,終名百結。何況此巾祇有六結。終不至七,亦不停五。云何如來祇許初時。第二第三不名為結。佛告阿難。此寶華巾,汝知此巾元止一條。我六綰時,名有六結。汝審觀察,巾體是同,因結有異。於意云何。初綰結成,名為第一。如是乃至第六結生。吾今欲將第六結名,成第一不。不也,世尊。六結若存,斯第六名,終非第一。縱我歷生盡其明辯,如何令是六結亂名。佛言:如是,六結不同。循顧本因,一巾所造。令其雜亂,終不得成。則汝六根,亦復如是。畢竟同中,生畢竟異。佛告阿難。汝必嫌此六結不成,願樂一成,復云何得。阿難言:此結若存,是非鋒起。於中自生此結非彼,彼結非此。如來今日若總解除。結若不生,則無彼此。尚不名一,六云何成。佛言:六解一亡,亦復如是。由汝無始心性狂亂,知見妄發。發妄不息,勞見發塵。如勞目睛,則有狂華。於湛精明,無因亂起。一切世間山河大地生死涅槃,皆即狂勞顛倒華相。

阿難言:此勞同結,云何解除。

如來以手將所結巾偏掣其左。問阿難言:如是解不。不也,世尊。旋復以手偏牽右邊。又問阿難,如是解不。不也,世尊。佛告阿難。吾今以手左右各牽,竟不能解。汝設方便,云何解成。阿難白佛言:世尊。當於結心解即分散。佛告阿難。如是如是。若欲除結,當於結心。阿難。我說佛法從因緣生。非取世間和合麤相。如來發明世出世法,知其本因隨所緣出。如是乃至恒沙界外一滴之雨,亦知頭數。現前種種松直棘曲鵠白烏玄皆了元由。是故阿難。隨汝心中選擇六根。根結若除,塵相自滅。諸妄銷亡,不真何待。阿難。吾今問汝,此劫波羅巾六結現前,同時解縈,得同除不。不也,世尊。是結本以次第綰生。今日當須次第而解。六結同體,結不同時。則結解時,云何同除。佛言:六根解除,亦復如是。此根初解,先得人空。空性圓明,成法解脫。解脫法已,俱空不生。是名菩薩從三摩地,得無生忍。

阿難及諸大眾,蒙佛開示,慧覺圓通,得無疑惑。一時合掌,頂禮雙足,而白佛言:我等今日身心皎然,快得無礙。雖復悟知一六亡義。然猶未達圓通本根。世尊。我輩飄零,積劫孤露。何心何慮,預佛天倫。如失乳兒,忽遇慈母。若復因此際會道成。所得密言,還同本悟。則與未聞無有差別。惟垂大悲,惠我秘嚴。成就如來最後開示。作是語已。五體投地。退藏密機,冀佛冥授。

爾時世尊,普告眾中諸大菩薩,及諸漏盡大阿羅漢。汝等菩薩及阿羅漢,生我法中,得成無學。吾今問汝,最初發心悟十八界,誰為圓通,從何方便入三摩地。

憍陳那五比丘,即從座起,頂禮佛足,而白佛言:我在鹿苑,及於雞園,觀見如來最初成道。於佛音聲,悟明四諦。佛問比丘,我初稱解。如來印我名阿若多。妙音密圓。我於音聲得阿羅漢。佛問圓通,如我所證,音聲為上。

優波尼沙陀,即從座起,頂禮佛足,而白佛言:我亦觀佛最初成道。觀不淨相,生大厭離。悟諸色性。以從不淨白骨微塵,歸於虛空。空色二無,成無學道。如來印我名尼沙陀。塵色既盡,妙色密圓。我從色相,得阿羅漢。佛問圓通,如我所證,色因為上。

香嚴童子,即從座起,頂禮佛足,而白佛言:我聞如來教我諦觀諸有為相。我時辭佛,宴晦清齋。見諸比丘燒沈水香,香氣寂然來入鼻中。我觀此氣,非木非空,非煙非火,去無所著,來無所從,由是意銷,發明無漏。如來印我得香嚴號。塵氣倏滅,妙香密圓。我從香嚴,得阿羅漢。佛問圓通,如我所證,香嚴為上。

藥王藥上二法王子,并在會中五百梵天,即從座起,頂禮佛足而白佛言:我無始劫,為世良醫,口中嘗此娑婆世界草木金石,名數凡有十萬八千。如是悉知苦酢鹹淡甘辛等味。并諸和合俱生變異,是冷是熱,有毒無毒,悉能遍知。承事如來,了知味性,非空非有,非即身心,非離身心。分別味因,從是開悟。蒙佛如來印我昆季,藥王藥上二菩薩名。今於會中為法王子。因味覺明,位登菩薩。佛問圓通,如我所證,味因為上。

跋陀婆羅,并其同伴十六開士,即從座起,頂禮佛足,而白佛言:我等先於威音王佛,聞法出家。於浴僧時,隨例入室。忽悟水因,既不洗塵,亦不洗體,中間安然,得無所有。宿習無忘。乃至今時從佛出家,令得無學。彼佛名我跋陀婆羅。妙觸宣明,成佛子住。佛問圓通如我所證,觸因為上。

摩訶迦葉,及紫金光比丘尼等,即從座起,頂禮佛足,而白佛言:我於往劫,於此界中,有佛出世,名日月燈。我得親近,聞法修學。佛滅度後,供養舍利,然燈續明。以紫光金塗佛形像。自爾已來,世世生生,身常圓滿紫金光聚。此紫金光比丘尼等,即我眷屬,同時發心。我觀世間六塵變壞,唯以空寂修於滅盡,身心乃能度百千劫,猶如彈指。我以空法成阿羅漢。世尊說我頭陀為最。妙法開明,銷滅諸漏。佛問圓通,如我所證,法因為上。

阿那律陀,即從座起,頂禮佛足,而白佛言:我初出家,常樂睡眠。如來訶我為畜生類。我聞佛訶,啼泣自責。七日不眠,失其雙目。世尊示我樂見照明金剛三昧。我不因眼,觀見十方。精真洞然,如觀掌果。如來印我成阿羅漢。佛問圓通,如我所證,旋見循元,斯為第一。

周利槃特迦,即從座起,頂禮佛足,而白佛言:我闕誦持,無多聞性。最初值佛,聞法出家。憶持如來一句伽陀。於一百日,得前遺後,得後遺前。佛愍我愚,教我安居調出入息。我時觀息,微細窮盡,生住異滅,諸行剎那。其心豁然。得大無礙。乃至漏盡成阿羅漢。住佛座下,印成無學。佛問圓通,如我所證,反息循空,斯為第一。

憍梵砵提,即從座起,頂禮佛足,而白佛言:我有口業,於過去劫輕弄沙門,世世生生有牛呵病。如來示我一味清淨心地法門。我得滅心入三摩地。觀味之知,非體非物。應念得超世間諸漏。內脫身心。外遺世界。遠離三有,如鳥出籠。離垢銷塵,法眼清淨,成阿羅漢。如來親印登無學道。佛問圓通,如我所證,還味旋知,斯為第一。

畢陵伽婆蹉,即從座起,頂禮佛足,而白佛言;我初發心從佛入道。數聞如來說諸世間不可樂事。乞食城中,心思法門。不覺路中毒剌傷足,舉身疼痛。我念有知,知此深痛。雖覺覺痛,覺清淨心,無痛痛覺。我又思惟,如是一身,寧有雙覺。攝念未久,身心忽空。三七日中,諸漏虛盡,成阿羅漢。得親印記,發明無學。佛問圓通,如我所證,純覺遺身,斯為第一。

須菩提,即從座起,頂禮佛足,而白佛言:我曠劫來,心得無礙。自憶受生如恒河沙。初在母胎,即知空寂。如是乃至十方成空。亦令眾生證得空性。蒙如來發性覺真空。空性圓明,得阿羅漢。頓入如來寶明空海。同佛知見。印成無學。解脫性空,我為無上。佛問圓通,如我所證,諸相入非,非所非盡,旋法歸無斯為第一。

舍利弗,即從座起,頂禮佛足,而白佛言:我曠劫來,心見清淨。如是受生如恒河沙。世出世間種種變化,一見則通,獲無障礙。我於路中,逢迦葉波兄弟相逐,宣說因緣,悟心無際。從佛出家,見覺明圓,得大無畏,成阿羅漢。為佛長子,從佛口生,從法化生。佛問圓通,如我所證,心見發光,光極知見,斯為第一。

普賢菩薩,即從座起,頂禮佛足,而白佛言:我已曾與恒沙如來為法王子。十方如來,教其弟子菩薩根者,修普賢行,從我立名。世尊。我用心聞,分別眾生所有知見。若於他方恒沙界外,有一眾生,心中發明普賢行者,我於爾時乘六牙象,分身百千,皆至其處。縱彼障深,未得見我。我與其人暗中摩頂,擁護安慰,令其成就。佛問圓通,我說本因,心聞發明,分別自在,斯為第一。

孫陀羅難陀,即從座起,頂禮佛足,而白佛言:我初出家從佛入道,雖具戒律。於三摩地心常散動未獲無漏。世尊教我,及拘絺羅,觀鼻端白。我初諦觀,經三七日。見鼻中氣出入如煙。身心內明,圓洞世界,遍成虛淨,猶如琉璃。煙相漸銷,鼻息成白。心開漏盡,諸出入息化為光明,照十方界,得阿羅漢。世尊記我當得菩提。佛問圓通,我以銷息,息久發明,明圓滅漏,斯為第一。

富樓那彌多羅尼子,即從座起,頂禮佛足,而白佛言:我曠劫來,辯才無礙。宣說苦空,深達實相。如是乃至恒沙如來秘密法門,我於眾中微妙開示,得無所畏。世尊知我有大辯才,以音聲輪教我發揚。我於佛前助佛轉輪,因師子吼,成阿羅漢。世尊印我說法無上。佛問圓通,我以法音降伏魔怨,銷滅諸漏。斯為第一。

優波離,即從座起,頂禮佛足,而白佛言:我親隨佛踰城出家。親觀如來六年勤苦。親見如來降伏諸魔,制諸外道。解脫世間貪欲諸漏。承佛教戒。如是乃至三千威儀,八萬微細,性業遮業,悉皆清淨。身心寂滅,成阿羅漢。我是如來眾中綱紀。親印我心。持戒修身,眾推為上。佛問圓通,我以執身,身得自在,次第執心,心得通達,然後身心一切通利,斯為第一。

大目犍連,即從座起,頂禮佛足,而白佛言:我初於路乞食。逢遇優樓頻螺、伽耶、那提、三迦葉波,宣說如來因緣深義。我頓發心,得大通達。如來惠我袈裟著身,鬚髮自落。我遊十方,得無罣礙。神通發明,推為無上。成阿羅漢。寧唯世尊。十方如來歎我神力,圓明清淨,自在無畏。佛問圓通,我以旋湛,心光發宣,如澄濁流,久成清瑩,斯為第一。

烏芻瑟摩,於如來前,合掌頂禮佛之雙足,而白佛言:我常先憶久遠劫前,性多貪欲。有佛出世,名曰空王。說多婬人,成猛火聚。教我遍觀百骸四肢諸冷煖氣。神光內凝,化多婬心成智慧火。從是諸佛皆呼召我,名為火頭。我以火光三昧力故,成阿羅漢。心發大願,諸佛成道,我為力士,親伏魔怨。佛問圓通,我以諦觀身心煖觸,無礙流通,諸漏既銷,生大寶燄,登無上覺,斯為第一。

持地菩薩,即從座起,頂禮佛足,而白佛言:我念往昔,普光如來出現於世。我為比丘,常於一切要路津口,田地險隘,有不如法,妨損車馬,我皆平填。或作橋梁。或負沙土。如是勤苦,經無量佛出現於世。或有眾生於闤闠處,要人擎物,我先為擎,至其所詣,放物即行,不取其直。毗舍浮佛現在世時,世多饑荒。我為負人,無問遠近,唯取一錢。或有車牛被於,泥溺,我有神力,為其推輪,拔其苦惱。時國大王延佛設齋。我於爾時平地待佛。毗舍如來,摩頂謂我,當平心地,則世界地一切皆平。我即心開,見身微塵,與造世界所有微塵等無差別。微塵自性,不相觸摩。乃至刀兵亦無所觸。我於法性,悟無生忍,成阿羅漢。迴心今入菩薩位中。聞諸如來宣妙蓮華佛知見地,我先證明而為上首。佛問圓通,我以諦觀身界二塵,等無差別,本如來藏,虛妄發塵,塵銷智圓,成無上道,斯為第一。

月光童子,即從座起,頂禮佛足,而白佛言:我憶往昔恒河沙劫,有佛出世,名為水天。教諸菩薩修習水觀,入三摩地。觀於身中,水性無奪。初從涕唾,如是窮盡津液精血,大小便利,身中旋復,水性一同。見水身中與世界外浮幢王剎,諸香水海,等無差別。我於是時,初成此觀。但見其水未得無身。當為比丘,室中安禪。我有弟子,闚窗觀室,唯見清水遍在室中,了無所見。童稚無知,取一瓦礫投於水內,激水作聲,顧盼而去。我出定後,頓覺心痛。如舍利弗遭違害鬼。我自思惟,今我已得阿羅漢道,久離病緣。云何今日忽生心痛,將無退失。爾時童子捷來我前,說如上事。我則告言:汝更見水,可即開門,入此水中,除去瓦礫。童子奉教。後入定時,還復見水,瓦礫宛然,開門除出。我後出定,身質如初。逢無量佛,如是至於山海自在通王如來,方得亡身。與十方界諸香水海,性合真空,無二無別。今於如來得童真名,預菩薩會。佛問圓通,我以水性一味流通,得無生忍,圓滿菩提,斯為第一。

琉璃光法王子,即從座起,頂禮佛足,而白佛言:我憶往昔經恒沙劫,有佛出世,名無量聲。開示菩薩本覺妙明。觀此世界及眾生身,皆是妄緣風力所轉。我於爾時,觀界安立,觀世動時,觀身動止,觀心動念,諸動無二,等無差別。我時覺了此群動性,來無所從,去無所至。十方微塵顛倒眾生,同一虛妄,如是乃至三千大千一世界內,所有眾生,如一器中,貯百蚊蚋,啾啾亂鳴,於分寸中鼓發狂鬧。逢佛未幾,得無生忍。爾時心開,乃見東方不動佛國,為法王子,事十方佛。身心發光,洞徹無礙。佛問圓通,我以觀察風力無依,悟菩提心,入三摩地,合十方佛傳一妙心,斯為第一。

虛空藏菩薩,即從座起。頂禮佛足,而白佛言:我與如來,定光佛所,得無邊身。爾時手執四大寶珠,照明十方微塵佛剎,化成虛空。又於自心現大圓鏡。內放十種微妙寶光,流灌十方盡虛空際,諸幢王剎,來入鏡內,涉入我身。身同虛空,不相妨礙。身能善入微塵國土,廣行佛事,得大隨順。此大神力,由我諦觀四大無依,妄想生滅,虛空無二,佛國本同。於同發明,得無生忍。佛問圓通,我以觀察虛空無邊,入三摩地,妙力圓明,斯為第一。

彌勒菩薩,即從座起,頂禮佛足,而白佛言:我憶往昔經微塵劫,有佛出世,名日月燈明。我從彼佛而得出家。心重世名,好遊族姓。爾時世尊,教我修習唯心識定,入三摩地。歷劫已來,以此三昧事恒沙佛。求世名心歇滅無有。至然燈佛出現於世。我乃得成無上妙圓識心三昧。乃至盡空如來國土淨穢有無。皆是我心變化所現。世尊。我了如是唯心識故,識性流出無量如來。今得授記,次補佛處。佛問圓通,我以諦觀十方唯識,識心圓明,入圓成實,遠離依他及遍計執,得無生忍,斯為第一。

大勢至法王子,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,即從座起,頂禮佛足,而白佛言:我憶往昔恒河沙劫,有佛出世,名無量光。十二如來,相繼一劫。其最後佛名超日月光。彼佛教我念佛三昧。譬如有人,一專為憶,一人專忘,如是二人,若逢不逢,或見非見。二人相憶,二憶念深,如是乃至從生至生,同於形影,不相乖異。十方如來憐念眾生,如母憶子。若子逃逝,雖憶何為。子若憶母如母憶時,母子歷生不相違遠。若眾生心憶佛念佛,現前當來必定見佛。去佛不遠,不假方便自得心開。如染香人,身有香氣。此則名曰香光莊嚴。我本因地以念佛心,入無生忍。今於此界,攝念佛人歸於淨土。佛問圓通,我無選擇,都攝六根淨念相繼,得三摩地,斯為第一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心鏡迷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