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11134131_1076941222321010_3605149705352244611_o.jpg

須菩提!於意云何?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?如來有所說法耶?
須菩提言:如我解佛所說義,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,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。
何以故?如來所說法,皆不可取、不可說,非法、非非法,所以者何?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!

金剛經以「一切有為法,如夢幻泡影,如露亦如電,應作如是觀」作為全經文的總結。但這是消極的嗎? 這是否定世間一切現象,把人世間種種一切都認為是假的嗎? 或認為一切都是神吩咐的,否定了人生的努力而專講命運?

那麼佛經上說的「假」和「空」究竟是什麼意思呢?

也許可以從「毘琉璃王滅釋迦族」的佛典記錄裡,就能觀察佛陀的處事細節!

在漢譯的《增一阿含經》第二十六卷〈等見品〉所載:
毘琉璃王 想起舊恨,三度起兵攻伐 迦毘羅衛,打算殺盡釋迦族人。釋迦牟尼佛在毘琉璃王行軍時,為了挽救親族,曾在半路上力阻三次、並回答:「親族之蔭,更勝餘蔭。」,由於毘琉璃王敬重釋迦牟尼佛,於是三次放棄進攻、折返而回。但最後仍因積怨太深,再度發兵,釋迦牟尼佛知道無法阻擋,門徒目犍連尊者,欲以神通保衛釋迦族人。佛陀哀示,此為宿緣因果,而釋迦族今生又不慎再惹怨怒,毘琉璃王殺意堅決,已不可救。於是釋迦族人遭到毘琉璃王屠殺⋯。

由此可知,佛陀遇事時,面對親族被屠殺,也會 盡人事而聽天命,並非視而不見,佛陀不僅對於自身的情緒感受有敏銳的覺察力,還對他人的情緒和處境十分敏感。因此世上紛紜萬象,能夠很快就在自身內轉化消融解脫,所有念頭都是當下生起,也當下寂滅解脫,這是佛陀的對治之道。但是對凡人可能需要耗上經年累月才能走出心理創傷,也唯有療傷之後才能從過往的陰影裡重獲自由。所以金剛經並非否定世間一切現象,把一切都認為是『空的』,可是也沒有肯定一切是『有的』,只說 如夢幻泡影,如露亦如電,這是指『不要執著』,不住有也不住空。


有為法 vs 無為法 (參閱 無染覺性直觀解脫之道 蓮花生大士 作)

無為法 ─ 安住當下心境,不修整造作,無思無念地直觀一切內外境,若當下只是純粹的覺照而已,就像明鏡能映照出一切,由內在自然生起相應行動,其中沒有任何心理預設觀念、期待或企圖羈絆了行動的純粹性。簡言之,外境本身並無過錯,因為 執著(習性框架、心理視角) 才成障礙。若能對自心所見的表相,不論它們是虛是實,始終不執不取,境相才能不斷生起,讓所有念頭都是當下生起,當下寂滅解脫,這便是佛境。

有為法 ─ 【用自己有限的人生經驗 來侷限自己未知的人生 ─ 輪迴】,也就是自己的「心理視角」選擇性的侷限我們感知與思考的過程。於是,我們常常困在自己的行為模式裡。所以每當內在的心境有所改變,感受到的外境也隨之變遷。因此,你所見的一切,都只是心性的流露。六道眾生都是依照自己的業報而認取外境的,這是因為我們的感官功能(五根),往往遭受「心理框架」的干擾,無法當下體認一切,構成人們千差萬別的行為表現。

從小出生,我們就一直從外在環境與其他人學習知識與累積經驗,更直接的說法是在訓練我們的大腦。所以年紀越大習氣愈重,愈難以改變自己的習慣,我們每次做一樣的動作,就更加深我們的習性,而且還根本沒有覺察到自己出狀況了,或是知道而不願意去面對。尤其是好惡愛恨強烈的人,執著於自己的經驗,錯失本覺,無法當下體認一切,無法理解怎麼可以分離事物與事物帶給自己的感受,分別哪些是個人價值判斷與哪些是事實陳述。

習性框架、心理視角 ─  圓覺經 文殊師利菩薩章 :「善男子!空實無華,病者妄執;由妄執故,非惟惑此虛空自性,亦復迷彼實華生處。由此妄有,輪轉生死,故名無明。」
文殊師利菩薩 用空中花來比喻,空中當然本來是沒有花的,因為眼睛生病所以才看到空中花(飛蚊症)。可是一般人不認為自己生病了,而且把這個空花當做是真實的。空實無花,病者妄執。他不只看到花,而且把這個花當做真實的,變成虛空中有花。由妄執故,非惟惑此虛空自性。虛空本來是沒有花的,可是他把它當作花;這對虛空來講是認知錯誤的。第二個、亦復迷彼實華生處。然後再來問這個花從哪裡來?這個花往哪裡去?本來就沒有花的嘛!哪還問從哪裡來、往哪裡去呢?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心鏡迷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