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六根清淨.jpg

「若於群召,已獲同中,銷磨六門,合開成就,見聞通鄰,互用清淨。十方世界,及與身心,如吠琉璃,內外明徹,名識陰盡。」


在跌跌撞撞的走過十年之後,重新回頭溫故「五陰」,此時此刻 對「若於群召,已獲同中」這一句話也有更深地了解及體悟。

「若於群召」於生活,於人世變化,種種牽扯糾纏,對錯得失恩怨難以算計。若一心想要事事求順意,反而深陷於計較的泥沼,不能自拔。

「已獲同中」當六根感官與外境接觸時,整體的身心狀態已可安住在 "靜定中和" (第八地 不動地;謂八地任運能入,不為一切煩惱動故)

「銷磨六門,合開成就,見聞通鄰,互用清淨」在六根感知外境狀況後,內在又能不被動搖 "如鏡映照"(因為主觀自我意識及慣性情緒反應會如同套上濾鏡,破壞到事件本質的樣子,所以要跳脫出來成了旁觀者)。一旦動搖就會分心、恍神、主觀侷限,接下來的事情便無法全面忠實地被顯現出來。其實,外境本身並沒有成敗得失之別,分別往往來自於我們主觀的感受。"如鏡映照" 的禪定功夫就是相對應前文所言「六根虛靜,無復馳逸,內外湛明,入無所入」六門被銷磨(因為成了旁觀者)、就沒門兒可入(因為沒有主觀意識),於是內外湛明

此時的行者,不再被自己相續的念頭的挾持,不再被自己念頭拽著走,任何進入腦中的思緒,不再完全予以認同。當行者把內在對當下敞開, 就更能 "全然專注於當下",更能洞悉自己必須做什麼、必須有什麼,六根感知當然就更敏銳、更細緻、更深刻,所以楞嚴經形容此時行者的六根感知狀態為「合開成就,見聞通鄰,互用清淨」,也就是「六根清淨」

「十方世界,及與身心,如吠琉璃,內外明徹,名識陰盡。」此時行者六根感知六塵境,雖說是根有所入,但心性自然而現不受塵境干擾。所以本自清淨、本不生滅、本自具足...之自性便可深遠廣達十方界,並能了知十二類眾生業感受生之原由,名識陰盡

 

例如 陳蔡絕糧 典故

孔子家語中的記載
楚昭王聘孔子,孔子往,拜禮焉,路出於陳、蔡。陳、蔡大夫相與謀曰:「孔子聖賢,其所刺譏,皆中諸侯之病,若用於楚,則陳、蔡危矣。」遂使徒兵距孔子。
孔子不得行,絕糧七日,外無所通,藜羹不充,從者皆病。孔子愈慷慨講誦,弦歌不衰。

孔子遷居到蔡國的第三年,吳國軍隊攻伐陳國。楚國出兵援救陳國,駐紮在城父。聽說孔子在陳國、蔡國之間,楚昭王派人聘請孔子。孔子準備前往拜見回禮,陳國、蔡國的大夫謀劃說:“孔子是個賢人,他所譏刺抨擊的都切中諸侯的弊病。如今他長久滯留在陳國、蔡國之間,眾大夫所作所為都違反仲尼的心意。如今楚國,是大國,派人前來聘請孔子,倘若孔子在楚國起用,我們這些在陳國、蔡國主事的大夫就危儉了。”於是就共同調發役徒將孔子圍困在野外。孔子沒法行路,斷絕了糧食。隨從的弟子疲憊不堪,餓得站不起來。但孔子仍講習誦讀,演奏歌唱,傳授詩書禮樂毫不間斷子路生氣,來見孔子說:“君子也有窮困嗎?”孔子說:“君子能固守窮困而不動搖,小人窮困就胡作非為了。”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心鏡迷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