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p3.png

 

舍利子,是諸法空相,不生不滅;不垢不淨;不增不減。

是故空中無色,無受、想、行、識;無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;無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、法;無眼界,乃至無意識界。無無明,亦無無明盡;乃至無老死,亦無老死盡。無苦集滅道,無智亦無得。

一個人的心智模式決定了他認識事物的方法和習慣、對人的刻板印象、面對這個世界的心態⋯等。它是由家庭、教育、閱歷、人際、宗教、種族文化、成長地域 ...等等,隨著時間逐漸積累形成的,是人身體裡【看不見的】實際操控者。

換言之,【心智框架】就是認知的極限 ── 我們總以為自己非常客觀,殊不知,因為我們無法察覺自身的「心智框架」,打從一開始就排除了特定的細節或選項,扭曲了「六根感官」所感知的世界。面對這個世界,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套感知世界和解讀世界的模式,它會塑造你看問題的角度、做事情的方式,會引導你對世界的變化做出反應,而世界又會針對你的反應予以回饋,對你施加影響。

我們的各種感覺或知覺經驗,其實完全是大腦的產物。很多人以為,當我們看到、聽到、聞到、嚐到或摸到東西時,就是真實的在「接觸」外在世界的真實事物。然而,這並非事實。我們真正「接觸」到的,只是大腦對這個世界的「表徵」。我們的感官在接收到外在世界的能量和資訊後,會產生電生理變化。這些電生理訊息接著傳入大腦,大腦對這些電生理訊號做出詮釋之後,重新創造出一個類似外在世界的「虛擬世界」。我們的感知經驗,就是這個虛擬世界。其實我們活在大腦創造的虛擬世界中!

而且大腦時常會錯誤的處理周遭資訊(記憶印痕干擾、情緒干擾、習性預設干擾、選擇性的認知 ...),時常會在我們不知不覺的情況下,導致我們被各種資訊所欺騙。我們原來認定的東西可能都是假的,是自己覺得出來的、是大腦編了個故事哄自己而已。所以佛才會說「是諸法空相,不生不滅;不垢不淨;不增不減。空中無色,無受、想、行、識;無... 無... 無... 」

所以【禪修】只有一個目標 ── 「持續把注意力拉回當下」,透過一次次拉回專注力的練習,不管面對任何處境,就越來越能搶回被吸引走的注意力。讓極度專注力替你拉回神遊的大腦,照亮內心盲點與陰影,就不需要懼怕其他人事物來打擾了,就能為生命帶來不同的改變!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心鏡迷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