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分類:圓覺經 (12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善男子,是經百千萬億恒河沙諸佛所說,三世如來之所守護,十方菩薩之所皈依,十二部經清淨眼目,是經名大方廣圓覺陀羅尼,亦名修多羅了義,亦名秘密王三昧,亦名如來決定境界,亦名如來藏自性差別,汝當奉持。
善男子,是經唯顯如來境界,唯佛如來能盡宣說,若諸菩薩及末世眾生,依此修行,漸次增進,至於佛地。
善男子,是經名為頓教大乘,頓機眾生從此開悟,亦攝漸修,一切群品,譬如大海,不讓小流,乃至蚊虻及阿修羅,飲其水者,皆得充滿。

心鏡迷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世尊,我等今者已得開悟,若佛滅後,末世眾生未得悟者,云何安居,修此圓覺清淨境界,此圓覺中三種淨觀,以何為首?
頓悟法門-普賢菩薩章 云『知幻即離,不作方便;離幻即覺,亦無漸次』
漸修法門-威德自在菩薩章 云『寂靜奢摩他,如鏡照諸像』、『如幻三摩提,如苗漸增長』、『禪那唯寂滅,如彼器中鍠』。圓覺中三種淨觀漸修法門,『修止、修觀、修禪那』,此三種再排列組合起來,一共廿五種(參閱 辯音菩薩章)。禪那為三種淨觀初首方便

心鏡迷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世尊,末世眾生去佛漸遠,賢聖隱伏,邪法增熾,使諸眾生求何等人,依何等法,行何等行,除去何病,云何發心,令彼群盲不墮邪見。
【群盲】 想想我們學佛,那一個是善知識? 你分得出來嗎? 依何等法? 你知道嗎? 行何等行? 除去何病? 其實大多人都不知道。所以,普覺菩薩稱為群盲,一群瞎子,然後,瞎子牽瞎子,以盲引盲,虛度光陰


心鏡迷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〈 我是誰 ? 〉 我是這個身體嗎? 我是腦內的聲音嗎?我是心情感受嗎?我的心又在那裡呢? ... 到底什麼才是真實的我? 我們注意這段佛的答話,在這裡佛陀已經正面回答這個問題了。

【世尊,若此覺心本性清淨,因何染污,使諸眾生迷悶不入。】

心鏡迷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50609i82364781ABCB7678.jpg

心鏡迷霧-在每天生活忙碌中,對於事物的判斷如何能知道是否明確客觀?如何釋放無濟於事的內在情緒波動?如何能療愈過去的心理傷痕?如何讓生命運作的更自在,不再勉強自己?……   其實,所有問題的根源在【外境實相是同樣一個,但是不同的心鏡所反射出來的卻是千差萬別】,不是世界不真實,只是我們的頭腦混進了這個世界,描仿重塑出自己不真實的世界。我們並沒有活在同一個世界裏,每個人都活在他自己的世界,有多少頭腦就等於有多少個世界。
1. 我們的心裏面帶有很強烈的「自我個性」來看實相,結果看的是我們內心想要看的角度,不是真正的實相。或是有很強烈的「自我好惡」介入在裡面運作。就像上圖,因為心靈凹凸很嚴重,他自以為是〈獅子〉,但是事實上是〈貓〉???

心鏡迷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【寂靜奢摩他,如鏡照諸像】、【如幻三摩提,如苗漸增長】、【禪那唯寂滅,如彼器中鍠】此三法門,皆是圓覺親近隨順,十方如來因此成佛,十方菩薩種種方便一切同異,皆依如是三種事業,若得圓證,即成圓覺。
這章節的提問都是 "真功夫" ,並不是單純的哲理或概念,這三法門都是需要不斷的努力練習與執行,並在練習中不斷的體驗它、經驗它。然後在這種狀態中你將會開始成長——在美感上、敏感度上,在放鬆、覺知的層面上成長,只要你願意給它足夠的時間和能量往這個方向走去。

心鏡迷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善男子,圓覺自性,非性性有,循諸性起,無取無證,於實相中,實無菩薩及諸眾生。何以故,菩薩眾生皆是幻化,幻化滅故,無取證者,譬如眼根,不自見眼,性自平等,無平等者,眾生迷倒,未能除滅一切幻化,於滅未滅,妄功用中,便顯差別,若得如來寂滅隨順,實無寂滅及寂滅者。

圓覺自性 耶穌提到的天國、佛陀的菩提、真如、佛性...,這些名詞都一樣是在描述你內在深處敏銳「覺照場」,當你嘗試保持些距離,往內檢視腦中念頭,你會發現你並不是念頭,而是聽到它的人,那個內在覺照場才是真正的你,它既經歷外在世界,也同時體驗內在情緒感受及身體反應、又聆聽內在念頭現在讓它說「嗨」,多說幾次,在裡面大喊! 你能聽到自己在裡面說「嗨」嗎?當然可以。有個聲音在說話,那麼  誰在聽? 誰在說? 我又是誰?

心鏡迷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善男子,一切眾生從無始際,由有種種恩愛貪欲,故有輪迴,若諸世界一切種性,卵生、胎生、濕生、化生,皆因淫欲而正性命,當知輪迴,愛為根本,由有諸欲助發愛性,是故能令生死相續,欲因愛生,命因欲有,眾生愛命,還依欲本,愛欲為因,愛命為果,由於欲境,起諸違順,境背愛心而生憎嫉,造種種業,是故復生地獄餓鬼。

淫欲這是一個科學性的問題,要如何面對荷爾蒙所影響的性慾與情緒?如入山專修的在家或出家人,離開了塵世,避開了家室,能不能永捨淫慾貪慾呢?應該也沒有那麼簡單吧!我們也許可以戒除外在形式上的行為,但是內在的生理衝動卻是心知肚明!譬如男性「夢遺」,夢中動慾而自然遺漏精液,那還是慾啊!譬如女性「愛美」,不時攬鏡自照,那也是慾啊!

心鏡迷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善男子,一切世界,始終生滅,前後有無,聚散起止,念念相續,循環往復,種種取捨,皆是輪迴,未出輪迴,而辯圓覺,彼圓覺性即同流轉,若免輪迴,無有是處,譬如動目,能搖湛水,又如定眼,由回轉火,雲駛月運,舟行岸移,亦復如是。
「一切世界,始終生滅,前後有無,聚散起止」
人世間沒有恆常不變的事物,一切事物都在不停變化之中,任何一件事物到頭來都是「無常」,但是腦中雜音總是期待有個可掌控的舒適外境。

心鏡迷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欲求如來淨圓覺心,應當正念,遠離諸幻,先依如來奢摩他行,堅持禁戒,安處徒眾,宴坐靜室...
想要從相續的思維中抽離,沒有思維標籤的遮障,純粹的感知外界存在,這不是那麼困難,本經中佛的方法,當然就是持戒、靜坐修定了,傳統的靜坐方法就是:每天抽出某段時間,你坐下來,全身放鬆,練習不再被迫捲入連續的思維流當中。通常在靜坐時,會有個技巧「將你的注意力聚焦在一個東西上」,它可以是重複念誦的咒語;也可以是你的呼吸,專注於出入息;它也可以是你對身體的內在感覺,去感覺那貫穿你全身的生命力。換言之,你把注意力從思維上移開,這樣就已經是個了不起的醒悟,也就是你有了那指揮自己的注意力的選擇,你的注意力不必長期沈浸在負面念頭裡。

心鏡迷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心如幻者。亦復遠離。遠離為幻亦復遠離。離遠離幻亦復遠離。得無所離。即除諸幻。譬如鑽火兩木相因火出木盡灰飛煙滅。以幻修幻。亦復如是。諸幻雖盡。不入斷滅。善男子。知幻即離。不作方便。離幻即覺。亦無漸次。

「心如幻者」思維是一種工具 ,是讓人們用來處理工作的工具,但當工作結束後,一個人獨處時,便不再需要頭腦裡的思維。 事實上,無法盡如所願,思維無法被迫停止,你的注意力不斷被無用的強迫性思維吸走,沈溺在自己腦中聲音的認同、不時會有不自覺的情緒反應,即使入夜睡眠時,它依舊無法停止仍然暗地上演連續劇,通常被稱為「作夢」。

心鏡迷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「一切眾生從無始來,種種顛倒,…,妄認四大為自身相」
佛說一切眾生把這個肉體認作是我,顛倒了,只是我之所屬,只是擁有幾十年的使用權,走的時候要交還給大地。所以每個人都會「生老病死」,沒有例外,不要執著,要珍惜當下每一天。

心鏡迷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